发布日期:2020-11-10 18:26:47
我国9月出口以美元计同比9.9%(前值9.5%,预期9.0%),9月进口以美元计同比13.2%(前值-2.1%,预期0.1%),贸易差额为370亿美元。
从主要贸易对手来看,对美国出口增速为20.54%(20.02%),对东盟出口增速14.4%(12.94%),对欧洲出口增速-7.77%(-6.46%),对日本出口增速-2.71%(-0.78%)。对美国和东盟国家均维持进口出口双高增速的态势,而对欧洲和日本则呈现出出口偏弱,而进口偏强的态势。
从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来看,出口的防疫物资类产品9月增速有一定下滑,而传统的日用品、服装和电子产品增速则继续回升。整体体现海外需求环比仍在复苏。进口商品从大豆等农产品,基本金属、橡胶等基础工业品,以及汽车零部件和塑料等工业半成品,9月的进口均呈现出一个较高的增速。进口的超预期主要体现的是国内企业由于对终端需求有望继续复苏的预期,企业加大备货力度。其次是对美国采购的增加,一方面是加速执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另一方面则是担忧美国后期政策变化,科技类企业增加了对美国的芯片采购。
往后看,出口方面,由于北半球逐步进入秋冬季,美国、欧洲主要国家的第二波疫情如预期到来,全球疫情数据进一步上行,短期内防疫用品的出口不大会出现超预期下行。另外,由于美国大选目前民主党占优势明显,市场普遍预期如果民主党顺利执政,其通过的刺激法案至少不会小于目前的2,2万亿美元的方案,美国的需求将持续保持强劲。同时,由于疫情不仅没有削弱,而是加强了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这个趋势短期之内很难被逆转。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判断出口短期甚至中期之内都有望保持在一个中高增速水平。
进口方面,由于本月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的提前备货效应,中期进口的持续高增长仍然需要需求端的配合,但目前看需求端整体仍然呈现一个温和复苏的态势,所以进口后期大概率仍然维持温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