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2-25 18:13:28
一、宏观经济
国内经济持续恢复,但受季节性因素和疫情反复的影响,经济修复步伐有所放缓。生产方面, 1 月,制造业 PMI 为 51.3%,较上月回 落 0.6 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扩张区间,且与历史同期相比仍维持在高 位;服务业方面,短期受疫情反复和就地过节的影响,1 月服务业 PMI 指数由前值 54.8%下滑至 51.1%,后续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服务 业恢复空间仍大。需求方面,出口持续向好,1 月集装箱运价指数和 中港协港口吞吐量数据显示出口依然有望保持高增;投资中房地产仍 有韧性,在建安投资的支撑下预计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制造业投资在 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工业企业利润回升、出口持续超预期、政策加 大中长期信贷等支持下预计将继续恢复;消费方面,1 月,疫情的反 复和就地过节对消费修复有所拖累,但后续只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 疫苗加快普及,国内消费有望继续恢复。
往后看,经济恢复的趋势仍将延续,地产投资韧性仍在,同时制 造业投资保持景气、出口高增、商品及服务消费在短期抑制因素消除 后经济增长的动能仍在,预计经济仍将持续恢复。
二、权益市场
本周权益市场整体呈现小幅波动,领涨板块有休闲服务、农林牧 渔、化工等。整体仍然呈现中大市值绩优股涨幅显著跑赢中小市值股 票,上证 50 和沪深 300 表现好于中证 500 和中证 1000。
全球疫情方面,本周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较前期好转,维持在 40-50 万人的单日新增水平,主要由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确诊数字 的下行。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仍基本在按预定计划施打疫苗,但美国、 英国的疫苗施打进度仍显著快于欧洲国家。
政策方面,本周央行整体实现净投放,资金面较前一周稍宽松, 但市场对资金面的态度仍难言乐观。此外,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 锋发文展望 2021 年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其强调了对 2021 年全球以 及中国经济继续复苏的信心,同时也认为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固,重申 了灵活保持总量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 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综合来看,短期内货币政策快速收紧概率不大, 但中期来看易紧难松。
基本面方面,本周公布了 2021 年 1 月官方制造业 PMI 指数,较 前月回落 0.6 个百分点。一方面于季节性因素有关,包括海外圣诞节 后订单减少,国内春节临近生产动力下降。另一方面国内局部疫情反 弹,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总体来看,制造业 PMI 降幅不大,主要 受短期因素扰动,不影响中长期趋势。
综上,国内经济基本面仍然稳健,短期受季节性和疫情因素扰动, 后期仍有继续复苏的动力。货币市场短期虽然企稳,但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仍存。从央行操作和相关官员表态来看,短期内货币政 策持续收紧概率不大。所以我们仍然坚持对权益市场看多的观点。
三、固收市场
本周,固收市场收益率整体以震荡为主,其中短端利率较上周基本持平,长端以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例较上周上行 4BP 左右。在经历了上周流动性紧张后,本周央行公开市场进行的适度的净投放, 另外也得益于月初财政资金的投放,资金紧张情况阶段性有所缓解。
前次报告我们提到,短期央行对于房价、资产泡沫以及通胀等因 素的关注度开始提升,央行在总量层面仍会保持“结构性的流动性短 缺”以防范短期的通胀以及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因素。但春节前 夕我们判断央行仍会以逆回购等方式填补流动性缺口以及满足春节 取现需求,目前看完全符合我们的判断。往后看,我们判断央行在现 阶段基本面仍维持向好的背景下,阶段性对上述因素的关注度仍会持 续,节后仍会保持相对偏谨慎的货币投放态度。再往中期维度看,在 疫苗的推进过程中,基本面的改善更加确定,这决定了货币政策在全 年的取向上仍是边际收紧的,前期疫情期间偏宽松的货币政策仍要适 度退出,而我们判断实体融资的需求会持续偏强且具有一定的韧性, 最终反映到资金面仍会紧于预期。因此,总体上我们对债市持中性偏 空的观点。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建信资本提供,仅供本公司客户和合作机构使用。本报 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所提供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本 公司尽可能保证信息的准确、完整,但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承 诺。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 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后续发布的报告在不发出 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 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 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损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