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4-15 15:21:48
一、宏观经济
生产方面,生产季节性回升,受出口带动部分行业保持较高景气。3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1.9%,较前值提升1.3个百分点,扭转此前连续三个月下行的趋势,但3月制造业PMI反弹仍在季节性解释范围内。3月非制造业PMI为56.3%,较前值大幅提升4.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的超季节性反弹,折射出在就地过年政策影响下,居民服务需求高峰有所后移,服务业加速修复。同时,随着寒冷天气及疫情影响弱化,建筑业PMI高企预示房地产投资仍有较强韧性。
需求方面,出口维持高位,投资和消费等内需较前期有所回升。近期集装箱运价指数跌势趋缓,中港协3月港口吞吐量数据仍维持高位,3月制造业PMI中新出口订单较前期也有所修复,同时越南和韩国的3月出口数据保持高速增长,受全球经济复苏的带动,预计出口仍保持较高景气;投资中房地产仍有韧性,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较2019年1-2月年均增长7.6%,仍维持较高增速但较去年12月有所下滑,预计在建安投资和土地购置费的支撑下,房地产投资未来一段时间仍能保持较高景气;制造业投资在企业利润高增、政府政策支持、出口维持高位等支持下,预计仍将继续修复,但在碳中和、碳达峰等政策影响下,相关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投资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压制后续制造业投资的回升空间;基础设施投资方面,3月下旬以来各地基建项目集中开工,但考虑到今年政府支出增速降低、降低政府杠杆率目标、化解地方政府隐形负债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基建料将低速增长;消费方面,在冷冬、疫情及就地过节冲击下,之前消费修复进程暂时受挫,随着短期干扰因素褪去,消费将有所回暖,但3月汽车等消费依然较为低迷,环比情况来看弱于季节性,预计近期消费处于弱复苏状态,后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疫苗加快普及,国内消费有望加快恢复。
短期随着疫情、严寒、就地过节等各项不利因素扰动的消退,服务业的约束逐渐弱化,工业生产和建筑活动也季节性恢复,预计短期经济复苏将有所回升,但基本面在未来一段时间或难有显著的预期差。
二、权益市场
本周权益市场小幅收跌,成交量小幅回升,板块之间差异不大。近期市场增量信息较少,市场整体比较平淡。
全球疫情方面,全球确诊人数中枢较前期进一步上行,新增病例主要仍然来自巴西和印度,美国和英国近期整体维持平稳,而欧洲主要国家因为前期采取封城措施,近期数据已经逐步开始下降。
政策方面,4月7日,财政部部长助理在“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将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决不允许通过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硬化预算约束,严禁以企业债务形式增加隐性债务。从这个表态来看,目前财政部门对政府隐性负债仍然采取低容忍态度,和前期政府的表态一脉相承,这也进一步确认了今年财政大幅扩张的可能性较低。
国际关系方面,美国近期对我国频繁出招,但我国政府通过访问中东,与伊朗签署合作协议,此后又同东南亚主要国家外长会面等动作,逐步化解了美国的外交攻势。本周美国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领导人周四提出了一项重要立法,即“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该法案旨在各个领域展开与中国的竞争。
综合来看,全球疫情反弹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的影响很有限,经济基本面目前也不具备大幅超预期的条件,财政部门的表态进一步降低了今年财政扩张的可能性,政策面的压制仍然存在,故我们维持对权益市场看空的观点。
三、固收市场
本周,固收市场收益率整体小幅上行,其中长短端利率分别以10年期和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例,较上周上行2BP左右。从央行操作来看,本周央行仍保持“精准”的对冲操作方式,资金面总体平稳,DR007维持在2.20%中枢附近,本周公布的3月CPI同比0.4%基本符合预期,3月PPI同比4.4%高出市场预期。
往后看,首先从基本面看,国内方面,无论是1-2月的信贷社融数据还是最新公布的3月的PMI和PPI数据均反映目前国内经济增长仍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海外方面,随着全球疫苗推进加快,外需继续修复的确定性也是比较大的,因此总体看,短期国内基本面仍处在向好的趋势中,但目前债券市场对此也有比较充分的预期。
从货币政策看,央行在基本面仍维持向好的背景下,今年边际收紧的确定性仍是较高的,市场对此也有一定预期。去年11月下旬易纲行长在金融街论坛的讲话以及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均提到“保持货币供应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当时也引发了关于去杠杆的广泛讨论。加上年初以来,市场经历了资金面的“小钱荒”之后,对于货币政策、流动性都有警惕之心。因此,从这一点看,在中期维度的预期差并不明显。
但从短期来看,有两方面因素可能会使得市场对于央行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超出预期:第一、OPEC+短期增产保份额动力不足叠加全球需求端仍持续恢复,不排除通胀继续超出预期。第二、由于今年上半年央行公开市场到期量很少,加之财政资金的释放,资金面总体平稳,但进入5月政府债券供给开始放量,央行对冲力度低于预期可能会引发市场的预期修正。
因此,总体上我们对债市持短期中性偏空,中期中性观点。
本报告由建信资本提供,仅供本公司客户和合作机构使用。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所提供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本公司尽可能保证信息的准确、完整,但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承诺。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后续发布的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损失负责。